春节过后,不少用户发现ofo、摩拜等共享单车,将月卡价格集体恢复到20元/月的原价,此前的“免费骑行”的活动也都不见踪影。
际上共享共享单车价格战贯穿了2017年一整年。为了争夺用户,共享单车企业不时推出“免费骑”、1元2元包月的活动。烧钱大战给共享单车行业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但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共享单车行业便陷入了倒闭、跑路、无法退押金的舆论漩涡。共享单车面临着众多困难。
分析认为,停止价格战,或许也是共享单车企业应对现金流吃紧和融资前景不明朗的理智选择。最近,两件共享单车巨头摩拜和ofo的价格战悄然中止。不少骑行消费者注意到,小黄车ofo已关闭1元月卡购买通道,摩拜单车在北京的骑行月卡折扣也已停止,两家均恢复包月20元、包年240元的价格。
但在2017年的时候,两家共享单车巨头为了争夺用户,那价格战是打的酣畅淋漓,势有干一架的态势。摩拜推出月卡和季卡了,为了接招,ofo则直接给予迎头一击。推出了白菜价1元包月的活动,不止如此,紧接着还推出了各种免费联名卡。一时间共享单车享誉全中国啊,共享单车之新名词被广大中国人所熟知。
随着两大巨头的发力共享单车,不少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各种各样的共享单车企业那是一夜间像雨后春笋一样的冒了出来,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各大城市街道上满是骑着共享单车的人们,晃花了眼。可见骑行共享单车成了一种新时尚。
过一段时间的骑行以后,在短距离出行选择交通工具上,共享单车成了人们的首选交通工具。但是,春节过后,人们却发现价格悄无声息的涨了起来。尽管两大共享单车巨头对外表示,在低价月卡告别舞台以后,仍然会有免费周卡、小额折扣券等活动推出,这次是“优惠方式变化”的调整,但是还是有很多骑行消费者感到不满意啊。对于骑行距离近点的消费者,可能就没这么大的不满了,因为还有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免费骑行的时间,不过也得必须每年缴纳240元的年购套餐。
值得关注的是,当共享单车企业巨头开始不免费进行“收割”的时候,新入局的共享单车企业却忙着抢占市场。很多单车企业开出的优惠价格是摩拜和ofo的一半。不过其他小型企业却很难做大,存在着资金链短缺,融资难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企业在两大巨头的阴影下,相继倒下。逐渐形成两家巨无霸。
不少消费者开始担心,一旦形成垄断格局,共享单车的价格会越来越高,最终走向滴滴的局面——共享单车领域是否也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所周知,当某一两家共享单车企业在竞争中成为行业龙头,无论是市场份额、用户数量、占据众多城市都占有优势的时候,那么我们消费者就会体现弱势,我们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必须要受到重视了。
免费时代已结束,共享单车的未来到底走向何方?谁也不知道,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