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新闻中心
 
· 上海自贸区将推金融“新51条”,金改力度超前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市场新闻
价格歧视到底合不合理?
 

影响机票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大部分人都会回答这三大因素:提前多久购票,淡旺季,团队与散客。这些因素固然正确,表面上他们区分的是不同的消费者,提前1个月和提前1天买票的折扣不同,春运期间一票难求只能咬牙买全价票,这些都让消费者勉强接受。

 

这些都属于“价格歧视”的范畴。在之前的专栏文章中,笔者指出,携程飞猪等机票代理OTA网站本身无法左右航空公司掌握价格的直接工具:舱位即“杯型”。然而航空公司对消费者进行价格歧视,或者说产品细分的工具远不止这些。

“机票海淘“:航空公司针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制定了不同的价格体系。

 

“海淘”即海外淘宝,是中国消费者应对价格歧视最常见的做法。“海淘”的原因有二,一是某些国家的汇率与税率有明显优势,形成了明显的价差;另外一个也是最为主要的,是商家针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制定了不同的价格体系,进而形成了明显的价差。

 

“机票海淘“上面,通常是两种因素共同起作用,但后者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航空公司在实行价格歧视。

 

机票价格如此悬殊的同时,退改签规则也跟着渠道走。面向中国消费者的票价,退票手续费为1300,改签手续费也为1300,差价另算;面向代理的票价贵了几十块,退票手续费涨为2000元,改签手续费却降为1000元;而另两班被”雪藏“的航班,退票手续费与改签手续费也是2000/1000元。

 

针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进行价格歧视

 

当然,航空公司实行价格歧视的同时,也对价格歧视进行了保护:联程机票必须按顺序使用,购买长春-北京+北京-洛杉矶的联程机票,不能从北京直接上飞机去洛杉矶,必须按照顺序先用掉长春-北京段。为此,经常有消费者大呼航空公司店大欺客,怒斥“买了西瓜和芝麻,丢个芝麻还不行”?

 

航空公司应该正视不同渠道分销机票的差异

 

对旅客精准细分,制定翔实的价目表,并不是航空公司或者机票代理OTA网站近年来武装的新武器,也并非“大数据”这么高大上,这一切都是传统经济学的“价格歧视“理论。事实上,OTA网站也并没定价大权,无论是舱位即“杯型”的供给,还是价格表的制定都由航空公司把控。

 

对机票实行价格歧视,有所谓渠道因素,即代理商的确能够在特定情况下拿到一些特殊票价,也有许多消费者看起来无法理解的多飞少花钱。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价格歧视并不是简单的商家对消费者价值剩余的榨取。以机票与火车票为例,高铁票不实行价格歧视,淡季时消费者就会高呼还不如坐飞机。相同需求下,对低收入群体与价格敏感群体来说,价格歧视倒是件好事情,毕竟买张2000多块10小时的机票就可以去洛杉矶真海淘了,却只能买张往返的高铁票从北京到昆明。货比三家在互联网时代依然存在,但货比三家的精力成本大大降低。目前我国民航主管部门明文规定,机票代理OTA网站不得收取机票票款以外的额外费用,所以要留意不同渠道的退改签费用,特别是所谓的“起飞前退票手续费”与“起飞后退票手续费”。

 

商家饱受”大数据杀熟“非议的主要原因,是未能正视,引导价格歧视这一经济学市场规律,未曾使用大数据进行价格歧视,反被贴上了杀熟的标签。消费者对价格歧视本没有什么怨言,不仅没有抵制反而对海淘乐此不疲。就机票而言,航空公司应当正视不同渠道分销机票的差异,提示消费者价格与退改签条件的关系;也应当认可代理商的分销作用,毕竟代理商展示的低价,是价格歧视的补充,价格歧视的初衷也是追求自身利益。

 


上一篇:财政和货币政策不宜过快收紧
下一篇:资管新规出台降低系统性风险
打印本页  返回
 
上海网站制作
建筑时报
房地产时报
新闻晨报
新民晚报
解放日报
好饰家网
家天下
沪ICP备12008989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沪ICP备12008989号
上海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 Copyright © 2004 - 2020 Shec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