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新闻中心
 
· 上海自贸区将推金融“新51条”,金改力度超前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市场新闻
​2025中国经济夏季研讨会在沪举办 专家建言科技创新绿色发展
 

2025中国经济夏季研讨会在沪举办 专家建言科技创新绿色发展

来源:中新网上海  

  8月6日下午,由华顿经济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华东理工大学哈特合同与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举办2025年中国经济夏季研讨会在华东理工大学召开。

  华东理工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彭峰、上海联合钢铁交易所总经理褚英、华东理工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万思等专家出席研讨会,并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及热点分别发表演讲。

  在研讨会上,华东理工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就“中国经济内外双循环的协调发展”发表了主题演讲。为应对当前产能过剩、消费不振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要作为创造需求、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转变传统的货币发行渠道和机制,通过向中央政府定向增发货币来创造消费购买力(而外借新债还旧债的虚发),中央政府再将资金定向分派给地方政府,重点创造高品质的教育和医疗等科教文卫等公共品的大体量内需,继而带动私人品经济大发展;同时,鼓励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精准发行符合地方实际、可多次循环使用的产业链消费券,通过刺激消费带动全产业链循环,进而建立消费牵引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对外,中国央行可通过“熊猫债”等特定渠道向友好国家发行跨境人民币,由这些国家创造我国的外需,采购我国产品和服务。这种方式发行国际化人民币创造外需的规模、方向和节奏均可实现自主可控,我国央行由此可真正掌握人民币国内外发行的自主权,并有望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级的中央银行。

  沈晗耀还特别从全新的视角对产能过剩问题进行分析。他认为,产能过剩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前提条件,也为我国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步入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奠定了基础。我国应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推动现有分配制度改革,形成与社会主义中极阶段相适应的多重分配制度,以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满足人民小康的初等富裕生活需求、以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满足广大人民的中等富裕生活需求、“按资分配”则激励人民过上高等富裕生活、“机会收益”可让少数人实现超级富豪生活,通过这种复合分配可有效破解产能过剩问题,实现全体人民“没有贫穷但有差异”的共同富裕。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彭峰发表了名为“双碳目标对于城市发展的新要求”的演讲。他建议各城市需统筹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清洁转型与绿色生活方式,重点完善统计核算、扩大碳市场覆盖、推进低碳交通与建筑。通过绿色金融、碳足迹管理等工具,实现经济发展与减排协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明路径。

  上海联合钢铁交易所总经理褚英发表了名为“设立城市双碳工作服务中心,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演讲,他对钢铁所与环交所协同开发培育各地碳管理服务中心的必要条件、实施路径等内容进行了介绍。他指出,碳管理服务中心作为助力各城市钢铁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将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碳管理相关服务,帮助企业碳资产保值增值,进而助力各城市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研讨会上,华顿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杨金国针对各城市发展短板,建设用好三个百强(中国百强城市、中国百强上市公司、全球百强大学)资源,组织百强公司支持城市硬经济发展,协调百强大学支持城市软经济发展,实现三百融合。他还特别强调要持续关注新科技、新产业和新金融的发展动态,不断助力百强城市、百强企业、百强大学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万思发表了名为“百强城市人才战略”的演讲。她指出,2023年中国人才规模2.2亿,位居世界第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但人才质量参差不齐,区域人才分布不均衡;传统行业人才过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人才缺口大。这主要是因为城市产业定位重叠、人才政策趋同、评价标准单一,同时教育滞后、职业培训碎片化、企业投入不足。她建议,未来应基于城市定位针对产业精准施策、产学研融合培养满足本地产业需求的人才、分类评价各类人才、构建良好人才生态,促进区域人才合理流动与共享。

  Datatist画龙科技董事长宋碧莲以“借助人工智能新模式,构建城市数字经济新生态”为题,采用全球领先的第三代商业决策型AI的技术,支持城市发行产业链消费,促进地区经济全面发展”等内容进行了分享。她强调会出,通过给城市和企业赋能AI技术,实时采集城市内循环的消费数据,可以准确的预测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助力更精准的调控,有效防止产能过剩和内卷。

  华东理工大学奥利弗·哈特合同与治理中心副主任蒋士成发表了名为“民营经济、政企关系和百强城市”的演讲。他指出,民营经济是经济活力与创新的核心,未来有发展潜力的地区需处理好政企关系。政企关系明确透明、合同得到尊重,才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这需政府与民间长期互动及法治保障。


上一篇: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实现首台主发电机动车
下一篇:上海首个火车站内“图书馆”落地上海南站 占地约400平方米
打印本页  返回
 
上海网站制作
建筑时报
房地产时报
新闻晨报
新民晚报
解放日报
好饰家网
家天下
沪ICP备12008989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沪ICP备12008989号
上海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 Copyright © 2004 - 2020 Shec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