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借力进博会深化矿业投资与贸易合作 积极打造大宗贸易产业高地
来源:中新网上海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火如荼进行中,11月7日,“2025第三届上海国际矿产业交流大会”举行,以“矿通内外,贸链全球”为主题,汇聚国内外政企领袖、行业精英、金融机构,对接国内外优质矿产资源,深化矿业投资与贸易合作。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刘敏,普陀区副区长周如意,长江经济带矿业发展联盟主席邓新,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会长吕金海出席。
破局立新 把握行业变革机遇
近年来,上海高度重视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出加快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大宗商品枢纽中心等任务,推动大宗贸易转型升级。
作为上海大宗商品贸易的“老牌核心区”,普陀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有色金属现货贸易的集聚格局,从有色金属交易,到配套的物流、期货、银行等相关企业都在这里汇聚。目前核心载体中山北路物贸大厦已集聚400余家有色金属商贸企业,形成了覆盖资源对接、贸易流通、供应链服务的完整生态。
“十四五”期间,普陀区大宗贸易规模已占全市约六分之一,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当前,普陀区正聚焦有色金属领域,重点沿“半马苏河”建设国内一流、有显著影响力的有色金属领域的服务平台集聚区,促进大宗贸易转型提升。
聚势谋远 技术驱动产业未来
会上,来自海外的驻华机构代表详细介绍了当地贸易资源禀赋与投资政策。金川集团、中铝国贸、江铜国贸、靖升金属等企业负责人,围绕政策变动应对、价格走势判断、供应链韧性建设等话题分享实战经验,交流如何通过技术赋能与模式创新推动矿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新能源产业崛起,绿色勘探、智能开采等新技术加速应用,国际贸易合作虽然面临供应链重构的挑战,但也蕴含产业链升级的重大机遇。
未来,普陀区将依托产业集聚优势,积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大宗贸易产业高地,持续探索科技创新与贸易融合的新路径、新范式。以数字技术赋能大宗商品流通全环节,实现效率提升与风险防控的双重突破,进一步打造“叫得响、有影响、立得住”的大宗贸易产业高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